區塊鏈的雙重文化:計算機與投機的融合與衝突

計算機與投機:區塊鏈的兩種文化

區塊鏈技術的興起源於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第一種可以稱之爲計算機文化,它將區塊鏈視爲構建新型網路的方式,推動了一場新的計算運動。另一種則是投機文化,主要關注賺錢和投機機會,將區塊鏈僅僅視爲創造新交易代幣的工具。

媒體報道常常加劇了人們對這兩種文化的混淆。賺錢或賠錢的故事往往更加戲劇化、易於理解且引人注目。相比之下,技術進展的報道則顯得微妙、緩慢,需要更多的歷史背景才能被理解。

投機文化存在諸多問題。一個極端例子是某已倒閉的離岸交易所,其影響是毀滅性的。它將代幣脫離上下文,用市場營銷語言包裝,並鼓勵投機行爲。雖然負責任的交易所能提供有用的服務,如托管、質押和市場流動性,但一些魯莽的平台卻鼓勵不良行爲,甚至濫用用戶資產。最糟糕的情況下,這些平台可能演變成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

值得欣慰的是,監管機構和區塊鏈開發者的基本目標是一致的。證券法旨在消除公開交易證券相關的信息不對稱,最大限度地減少市場參與者對管理團隊的依賴。同樣,區塊鏈開發者也致力於消除經濟和治理權力的集中化,減少用戶對其他網路參與者的信任需求。

然而,將互聯網時代前的法律先例應用於現代網路,在爲不良行爲者和不遵守規則的境外公司提供優勢的同時,也留下了許多灰色地帶。目前的情況復雜到連監管機構自身都難以就界限劃分達成一致。例如,某些監管機構認爲以太坊的代幣是證券,而另一些則將其視爲商品。

所有權與市場的不可分割性

一些政策制定者提出的規則實際上可能會禁止代幣,這意味着其所有實際用途甚至區塊鏈本身都可能被禁止。如果代幣純粹用於投機,這些提議或許合理。但事實上,投機只是代幣真正目的的附帶效應,其本質是作爲讓社區擁有網路的必要工具。

由於代幣可以像任何可擁有的物品一樣被交易,人們容易將其僅視爲金融資產。然而,設計良好的代幣具有特定用途,包括作爲激勵網路發展和驅動虛擬經濟的原生貨幣。代幣並非區塊鏈網路的附屬品,而是其核心特徵。沒有讓人們擁有社區和網路所有權的方式,就無法真正實現社區和網路的所有權。

有人可能會問,是否可以通過法律或技術手段使代幣無法交易,以獲得區塊鏈的好處同時消除投機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剝奪了購買或出售某物的能力,實際上就等同於剝奪了所有權。即使是無形資產,如版權和知識產權,也可以由其所有者自由買賣。沒有交易就意味着沒有所有權,兩者不可分割。

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是,是否存在一種混合方法,既能控制投機行爲,又能允許技術創新。一種提議是在新的區塊鏈網路首次推出後的一段時間內或達到特定裏程碑之前,禁止代幣轉售。代幣仍可作爲發展網路的激勵措施,但持有者可能需要等待幾年或直到網路達到某個閾值才能解除交易限制。

時間限制可以成爲一種有效方式,使人們的激勵與更廣泛的社會利益保持一致。回顧許多技術經歷的炒作週期,早期炒作階段後往往是崩盤,然後是"生產力停滯"。相比之下,長期限制迫使代幣持有者經受住炒作及其後果,通過促進實質性增長來實現價值。

這個行業確實需要進一步的監管,但重點應放在實現政策目標上,如懲治不良行爲、保護消費者、提供穩定市場和鼓勵負責任的創新。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爲區塊鏈網路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可以重建開放、民主互聯網的技術。

有限責任公司:監管成功的歷史案例

歷史表明,明智的監管可以加速創新。直到19世紀中葉,主導的公司結構仍是合夥企業,所有股東都對公司行爲承擔全部責任。如果公司遭受財務損失或造成非財務損害,責任會穿透公司這一保護層,落到每位股東身上。想象一下,如果大型上市公司的股東除了財務投資外還要對公司錯誤承擔個人責任,幾乎沒有人會購買他們的股票,這會使公司籌集資金變得極其困難。

有限責任公司在19世紀初就已存在,但並不普遍。成立這種公司需要特別的立法行爲。因此,幾乎所有商業企業都是由親密夥伴組成的合夥關係,通常是深信不疑的家庭成員或密友。

這種情況在19世紀30年代的鐵路繁榮和隨後的工業化時期發生了變化。鐵路和其他重工業需要大量前期資金,超出了小團隊的能力範圍。因此,需要新的、更廣泛的資本來源來資助世界經濟的轉型。

這一變革自然引發了爭議。立法者面臨將有限責任作爲新公司標準的壓力。同時,懷疑者認爲,擴大有限責任將鼓勵魯莽行爲,實際上將風險從股東轉移到客戶和整個社會。

最終,不同觀點找到了平衡,行業和立法者達成了明智的妥協,制定了法律框架,使有限責任成爲新常態。這催生了股票和債券的公共資本市場,以及自那時以來這些創新所產生的所有財富和進步。技術創新推動了監管的變革,體現了一種實用主義的方法。

區塊鏈的未來發展

經濟參與的歷史是技術和法律進步相互作用而逐步發展的過程。合夥企業通常只有少數所有者,約十人左右。有限責任結構大大擴大了所有權範圍,現今的上市公司可能擁有數百萬股東。區塊鏈網路通過空投、贈款和貢獻者獎勵等機制,進一步擴大了這一規模。未來的網路可能會有數十億所有者。

正如工業時代的企業有新的組織需求一樣,網路時代的企業也是如此。將舊的法律結構(如股份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強加於新的網路結構上,這種不匹配是許多問題的根源,例如不得不從極具吸引力的模式切換到榨取模式,並將大量貢獻者排除在網路之外。世界需要新的、數字原生的方式讓人們進行協調、合作和競爭。

區塊鏈爲網路提供了合理的組織結構,而代幣則是天然的資產類別。政策制定者和行業領導者可以共同努力,爲區塊鏈網路找到合適的護欄,就像他們的先驅者爲有限責任公司所做的那樣。這些規則應該允許和鼓勵去中心化,而不是像公司實體那樣默認集中化。有很多方法可以控制投機文化,同時鼓勵技術創新。希望明智的監管機構能夠鼓勵創新,讓創始人專注於他們最擅長的事情:構建未來。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8
  • 分享
留言
0/400
BoredStakervip
· 6小時前
割韭菜上岸跑得快
回復0
Fork_Tonguevip
· 17小時前
割一波韭菜就跑
回復0
红杏出墙逃税vip
· 17小時前
资金没记性啦 反正大家只记得赚钱
回復0
RegenRestorervip
· 17小時前
投机狗滚出区块链
回復0
狗庄的小兵vip
· 17小時前
现在谁不是投机的
回復0
Liquidity_Witchvip
· 17小時前
圈钱才是最终目的吧
回復0
Ser Liquidatedvip
· 17小時前
每天都在亏钱 依然bullish
回復0
RunWithRugsvip
· 17小時前
典型韭菜公敌文章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