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太坊的ZK終局:從世界計算機到可驗證世界計算機以太坊工程師Sophia Gold最近發布的《交付L1 zkEVM #1:實時證明》博文引發了業內廣泛關注。盡管這僅代表以太坊核心開發團隊的技術構想,尚未正式進入EIP流程,但其釋放的信號意義重大。該文章清晰展現了以太坊未來的核心發展藍圖:將零知識證明技術全面整合到Layer 1協議的各個層面。按照這一路線圖,首要步驟是將各節點的EVM升級爲zkEVM。這使得節點在執行交易和運行智能合約時,能同步生成相應的零知識證明,爲驗證節點提供驗證依據。這是一場堪比"The Merge"的架構級變革,旨在從根本上解決以太坊在擴容、安全與經濟模型上面臨的多重挑戰。那麼,以太坊爲何選擇此時全面押注ZK技術?這一戰略轉向背後有何深層邏輯?它將如何重塑L1乃至整個L2生態?## 一、從"重新執行"到"證明驗證"的範式轉移以太坊的ZK化構想核心在於對共識驗證機制的範式重塑。近期發布的L1 zkEVM路線圖給出了明確的技術路徑。當前模型下,新區塊提議後,所有驗證者節點須獨立重新執行每筆交易,以驗證最終狀態根的正確性。這是資源密集型的過程,也是限制以太坊L1吞吐量的主要瓶頸。未來模型中,區塊構建者在生成區塊時會同時生成一個簡潔的ZK有效性證明。其他驗證者接收到區塊和證明後,只需驗證這份密碼學證明,無需重新執行交易。由於驗證ZK證明的計算成本遠低於重新執行交易,且驗證時間與交易數量幾乎無關,這使得以太坊可以在不大幅提高驗證者硬件門檻的前提下,顯著提升區塊Gas上限以容納更多交易。未來的以太坊L1在架構上將非常類似於一個巨大的、原生的ZK-Rollup,有望成爲"世界上最大的ZK應用"。## 二、以太坊爲何必須"全面ZK化"?以太坊全面擁抱零知識證明技術,是基於對其經濟模型、競爭環境和未來市場需求的深度思考而制定的重大戰略轉型。首先,這是對"以L2爲中心"經濟模型的重要修正。EIP-4844引入blob機制後,雖然成功降低了Layer的交易成本,但也嚴重削弱了Layer 1的價值捕獲能力。通過將EVM升級爲zkEVM,驗證節點可以從耗時的"重新執行"模式轉向高效的"驗證"模式,顯著降低L1延遲並提升吞吐量。這將重新吸引高價值交易,增加L1手續費收入,重新激活EIP-1559的銷毀機制,實現L1與L2經濟關係的再平衡。其次,這是應對高性能公鏈競爭的非對稱策略。面對Solana、Sui等新一代高性能L1的強勁表現,以太坊選擇了一條獨特的競爭路徑。它沒有通過犧牲去中心化程度來追求性能提升,而是利用ZK技術,在保持其百萬級驗證者網路這一核心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將驗證工作從"昂貴的重放"轉變爲"廉價的驗證"來實現性能飛躍。最後,這是爲迎接RWA與機構金融浪潮的前瞻性布局。隨着貝萊德、富蘭克林鄧普頓等金融巨頭的入場,對底層公鏈在性能、安全、隱私和合規方面提出了史無前例的嚴格要求。ZK技術提供的密碼學級別最終性,以及在不泄露敏感數據的前提下證明合規性的能力,完美契合了機構金融的核心需求。如果zkEVM升級能夠如願提升吞吐量,那麼原生集成ZK技術的以太坊生態將實現"性能、安全、穩定"兼得,成爲承接RWA浪潮的理想全球結算層。## 三、ZK終局在行動以太坊的ZK終局早就顯露端倪。早在2025年4月,Vitalik Buterin就提出了用對ZK更友好的RISC-V指令集架構替代現有EVM的構想。2025年6月的柏林工作坊上,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Justin Drake明確宣布,以太坊在L1擴容上將"全面押注ZK"。歷史上阻礙ZK技術實戰應用的各項困難正在被逐一攻克。在證明速度方面,得益於新一代證明算法和硬件加速技術的發展,ZK證明生成時間被大幅縮短。在兼容性方面,多個zkEVM項目已能實現接近完美的EVM等效性,從根本上消除了與ORU在開發者體驗上的差距。## 四、ROLLUP生態轉型以太坊L1的全面ZK化將從根本上重塑Layer的競爭格局。"原生Rollup"(Native Rollup)的提出將爲ZK Rollup帶來安全性的根本性提升、真正的EVM等效性和前向兼容,以及顯著的成本效益改善。相比之下,L1的ZK化對Optimistic Rollup構成了生存級別的挑戰。然而,領先的ORU項目方並未選擇對抗,而是積極適應。Optimism展現了明確的ZK轉向戰略,其OP Stack從設計之初就強調模塊化,允許替換證明系統等核心組件。Arbitrum則採用了更爲務實的混合路線,在其技術路線圖中提出"ZK+Optimistic混合證明"的研發方向。## 五、系統性影響這場變革的影響將是系統性的,貫穿性能、去中心化和經濟模型。在性能方面,以太坊有望將區塊Gas上限提升10倍乃至100倍,使L1+L2的總TPS達到10,000以上。在經濟分工方面,L1的ZK化將催生一個新的專業化分工體系,包括證明者和驗證者兩個主要角色。這種設計通過將計算密集型任務集中化,同時保持驗證的廣泛去中心化,從而解決了擴容與去中心化之間的矛盾。在ETH價值捕獲方面,更強大的L1能夠承載更多高價值交易,直接推高交易手續費,增加ETH的銷毀量,這對於穩定ETH價格至關重要。此外,L1的ZK化願景與danksharding路線圖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以太坊的"雙輪驅動"擴容戰略。## 結語:邁向可驗證的世界計算機以太坊向全面ZK化的戰略轉型,是其發展史上的又一個決定性時刻。它深刻確認了以太坊作爲全球最終結算層的角色,爲"不可能三角"問題提供了獨特的解法,優化了ETH的經濟模型,並引領整個L2生態走向成熟。以太坊正在從一個"世界計算機",進化爲一個"可驗證的世界計算機"。通過將密碼學真理深度嵌入其核心,以太坊不僅在爲自身的未來鋪路,也在爲整個去中心化世界的未來,構建一個更加安全、可信和可擴展的基礎。ZK終局,正是以太坊對這一未來最堅定的承諾。
以太坊ZK終局:從世界計算機到可驗證世界計算機的進化
以太坊的ZK終局:從世界計算機到可驗證世界計算機
以太坊工程師Sophia Gold最近發布的《交付L1 zkEVM #1:實時證明》博文引發了業內廣泛關注。盡管這僅代表以太坊核心開發團隊的技術構想,尚未正式進入EIP流程,但其釋放的信號意義重大。
該文章清晰展現了以太坊未來的核心發展藍圖:將零知識證明技術全面整合到Layer 1協議的各個層面。按照這一路線圖,首要步驟是將各節點的EVM升級爲zkEVM。這使得節點在執行交易和運行智能合約時,能同步生成相應的零知識證明,爲驗證節點提供驗證依據。
這是一場堪比"The Merge"的架構級變革,旨在從根本上解決以太坊在擴容、安全與經濟模型上面臨的多重挑戰。那麼,以太坊爲何選擇此時全面押注ZK技術?這一戰略轉向背後有何深層邏輯?它將如何重塑L1乃至整個L2生態?
一、從"重新執行"到"證明驗證"的範式轉移
以太坊的ZK化構想核心在於對共識驗證機制的範式重塑。近期發布的L1 zkEVM路線圖給出了明確的技術路徑。
當前模型下,新區塊提議後,所有驗證者節點須獨立重新執行每筆交易,以驗證最終狀態根的正確性。這是資源密集型的過程,也是限制以太坊L1吞吐量的主要瓶頸。
未來模型中,區塊構建者在生成區塊時會同時生成一個簡潔的ZK有效性證明。其他驗證者接收到區塊和證明後,只需驗證這份密碼學證明,無需重新執行交易。由於驗證ZK證明的計算成本遠低於重新執行交易,且驗證時間與交易數量幾乎無關,這使得以太坊可以在不大幅提高驗證者硬件門檻的前提下,顯著提升區塊Gas上限以容納更多交易。
未來的以太坊L1在架構上將非常類似於一個巨大的、原生的ZK-Rollup,有望成爲"世界上最大的ZK應用"。
二、以太坊爲何必須"全面ZK化"?
以太坊全面擁抱零知識證明技術,是基於對其經濟模型、競爭環境和未來市場需求的深度思考而制定的重大戰略轉型。
首先,這是對"以L2爲中心"經濟模型的重要修正。EIP-4844引入blob機制後,雖然成功降低了Layer的交易成本,但也嚴重削弱了Layer 1的價值捕獲能力。通過將EVM升級爲zkEVM,驗證節點可以從耗時的"重新執行"模式轉向高效的"驗證"模式,顯著降低L1延遲並提升吞吐量。這將重新吸引高價值交易,增加L1手續費收入,重新激活EIP-1559的銷毀機制,實現L1與L2經濟關係的再平衡。
其次,這是應對高性能公鏈競爭的非對稱策略。面對Solana、Sui等新一代高性能L1的強勁表現,以太坊選擇了一條獨特的競爭路徑。它沒有通過犧牲去中心化程度來追求性能提升,而是利用ZK技術,在保持其百萬級驗證者網路這一核心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將驗證工作從"昂貴的重放"轉變爲"廉價的驗證"來實現性能飛躍。
最後,這是爲迎接RWA與機構金融浪潮的前瞻性布局。隨着貝萊德、富蘭克林鄧普頓等金融巨頭的入場,對底層公鏈在性能、安全、隱私和合規方面提出了史無前例的嚴格要求。ZK技術提供的密碼學級別最終性,以及在不泄露敏感數據的前提下證明合規性的能力,完美契合了機構金融的核心需求。如果zkEVM升級能夠如願提升吞吐量,那麼原生集成ZK技術的以太坊生態將實現"性能、安全、穩定"兼得,成爲承接RWA浪潮的理想全球結算層。
三、ZK終局在行動
以太坊的ZK終局早就顯露端倪。早在2025年4月,Vitalik Buterin就提出了用對ZK更友好的RISC-V指令集架構替代現有EVM的構想。2025年6月的柏林工作坊上,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Justin Drake明確宣布,以太坊在L1擴容上將"全面押注ZK"。
歷史上阻礙ZK技術實戰應用的各項困難正在被逐一攻克。在證明速度方面,得益於新一代證明算法和硬件加速技術的發展,ZK證明生成時間被大幅縮短。在兼容性方面,多個zkEVM項目已能實現接近完美的EVM等效性,從根本上消除了與ORU在開發者體驗上的差距。
四、ROLLUP生態轉型
以太坊L1的全面ZK化將從根本上重塑Layer的競爭格局。"原生Rollup"(Native Rollup)的提出將爲ZK Rollup帶來安全性的根本性提升、真正的EVM等效性和前向兼容,以及顯著的成本效益改善。
相比之下,L1的ZK化對Optimistic Rollup構成了生存級別的挑戰。然而,領先的ORU項目方並未選擇對抗,而是積極適應。Optimism展現了明確的ZK轉向戰略,其OP Stack從設計之初就強調模塊化,允許替換證明系統等核心組件。Arbitrum則採用了更爲務實的混合路線,在其技術路線圖中提出"ZK+Optimistic混合證明"的研發方向。
五、系統性影響
這場變革的影響將是系統性的,貫穿性能、去中心化和經濟模型。
在性能方面,以太坊有望將區塊Gas上限提升10倍乃至100倍,使L1+L2的總TPS達到10,000以上。
在經濟分工方面,L1的ZK化將催生一個新的專業化分工體系,包括證明者和驗證者兩個主要角色。這種設計通過將計算密集型任務集中化,同時保持驗證的廣泛去中心化,從而解決了擴容與去中心化之間的矛盾。
在ETH價值捕獲方面,更強大的L1能夠承載更多高價值交易,直接推高交易手續費,增加ETH的銷毀量,這對於穩定ETH價格至關重要。
此外,L1的ZK化願景與danksharding路線圖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以太坊的"雙輪驅動"擴容戰略。
結語:邁向可驗證的世界計算機
以太坊向全面ZK化的戰略轉型,是其發展史上的又一個決定性時刻。它深刻確認了以太坊作爲全球最終結算層的角色,爲"不可能三角"問題提供了獨特的解法,優化了ETH的經濟模型,並引領整個L2生態走向成熟。
以太坊正在從一個"世界計算機",進化爲一個"可驗證的世界計算機"。通過將密碼學真理深度嵌入其核心,以太坊不僅在爲自身的未來鋪路,也在爲整個去中心化世界的未來,構建一個更加安全、可信和可擴展的基礎。ZK終局,正是以太坊對這一未來最堅定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