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ard 的职业轨迹从传统金融 / 投行技术岗起步,后来进入区块链行业,参与多个项目开发,最终创立 Aster。
他曾在 Binance 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交易系统与产品设计经验,这段经历为后来打造链上交易平台打下了基础。随着 dYdX、GMX 等项目兴起,Leonard 逐步将视野从单一永续 DEX 拓展为多链综合交易平台。
在他看来,目前的 Aster 已不再单纯是 perp DEX,而更像一个“链上金融基础设施 + 交易平台”的综合体。
当 Leonard 提出“一年之内复刻 CEX 上的 80% 产品体验”时,这背后隐含着多个维度的功能拆解:
在这些模块里,Aster 已经在部分方向布局:例如手续费折扣机制(持有 ASTER 可享永续交易 5% 折扣);同时也在筹备代币回购机制。
可以说,这 80% 并不意味着模仿所有边缘功能,而是集中在那些对用户来说最核心、最常用的模块上。
要在链上实现 CEX 核心功能的“复刻”,并非一蹴而就,存在不少现实阻力:
Aster 的 ASTER 代币分布曾引发外界质疑,链上数据显示持仓集中。但 Leonard 表示,其中 80% 处于锁仓状态,40% 属于空投分配,部分所谓鲸鱼地址实际上是平台托管地址。他强调,私募方并无大规模抛售意图,更多是团队分配额度。
然而近期 ASTER 价格跌幅超过 20%,市场对其前景出现动摇。分析认为原因可能是产品质疑、竞争压力与资金退出。在这种环境下,代币回购、手续费折扣、产品落地与用户增长成为稳定市场信心的关键。
假设 Aster 在一年内完成 CEX 功能复刻,并建立起多链生态,其可能带来以下变化:
Aster 的故事,或许就是 Web3 世界下一场 CEX 与 DEX 的对抗实验。
分享
目录